
賴布衣是誰,賴布衣是宋徽宗年間國師,后流浪民間,以風(fēng)水術(shù)扶危濟(jì)困,助弱抗強(qiáng),留下了許多神話般的傳說。因自號布衣子,故也稱賴布衣,又聲稱“先知山人”本期的風(fēng)水大師帶你去探問風(fēng)水大師賴布衣
賴布衣(生卒時代不祥),字太素,名文進(jìn),貶官廣東后,改名文俊,學(xué)名人俊,號布衣。江西寧都人。南宋嘉熙二年戊戌年(1238)進(jìn)士,理宗時拜國師,精善地輿。著有《催官篇》,其后嗣遷徒廣東河源一帶。廣州白云山,土名白石崗,立有賴布衣公墓。而其真骸則葬福建上杭縣豐念寺圩背。碑銘有“河南國師賴布衣公墓”字樣(先祖河南),文星趕月形。
南宋國師賴布衣
《贛州府志》載:“賴文俊,字太素,宋時人,精地輿,人呼賴布衣,著《催官篇》,以天星闡龍砂穴水之秘,至今傳揚(yáng)”。
賴布衣,江西寧都人,其本籍為河南。賴布衣生于北宋宋徽宗崇寧三年(1104年)。賴布衣和曾文辿、劉江東、廖瑀四人,被民間列為贛州四大風(fēng)水祖師。賴布穿著有《催官篇》、《四元天星》《旅萬集》《紹興大地八鈴》《三十六鈴》等書,但均已失傳,現(xiàn)傳世的僅有《催官篇》。《催官篇》分龍、穴、砂、水四篇,選用歌訣方式,以二十四山分陰陽,以龍脈的吉、秀、走向、方位來校驗(yàn)穴的福禍。還有傳說賴布衣所著的《青烏序》剛剛脫稿就被朝廷取走,后傳給了劉伯溫,劉伯溫憑藉《青烏序》中的方術(shù)輔佐朱元璋造就了帝業(yè)。寧都縣城旁孫中山先生的祖墳,徹底符合楊筠松的風(fēng)水布局,有傳說這便是賴布衣堪址定向的著作。
賴布衣完善了我國羅盤。我國羅盤由于十分常用的是三層,而被人們稱為羅盤三針、世界人盤大約又有稱為楊盤賴盤的。賴布衣在楊筠松羅盤的根柢上,發(fā)明了羅盤的中針,也便是人們說的人盤和賴盤。在民間,楊救貧的姓名遠(yuǎn)比楊筠松響亮,賴布衣的姓名也遠(yuǎn)遠(yuǎn)比賴文俊響亮。賴布衣是在廣東、香港一帶成名的,因而賴布衣在濱海一帶的聲望特別大,其后嗣已遷至廣東河源一帶。在贛州的定南有賴布衣的祠堂,廣州白云山也立有一座賴布衣公墓,但賴布衣真確骨骸,有人說是葬在福建省上杭縣勝運(yùn)里豐念寺圩背,碑文為“河南國師賴布衣公墓”。
賴布衣(大約公元1101年——1170年),江西定南縣鳳山崗(今定南火車站旁楊梅村永楓崗)人,名文俊,字太素,號鳳崗,晚年號先知山人,以布衣子之號行走江湖,世稱賴布衣。自小聰明伶俐,智力軼群,目即成誦,七歲時已熟讀詩書,九歲中秀才,南宋建炎年間拜為國師。其父賴泰安,子世昌,號澄山,出生于江西寧都,系客家賴氏開山祖賴仲方后人,宋高宗時與其弟賴泰重、賴泰通一同自寧都南徙至定南、龍南、安遠(yuǎn),為當(dāng)時行走江湖的風(fēng)水明師。
祖父筆記文章不得自行轉(zhuǎn)載,違者必究!
隨機(jī)文章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