什么叫三伏天

三伏,是初伏、中伏和末伏的總稱,是一年中最熱的時節。每年三伏天呈現在公歷7月中旬到8月中旬,其氣候特點是氣溫高、氣壓低、濕度大、風速小。“伏”表明陰氣受陽氣所迫藏伏地下。三伏有初伏、中伏和末伏之分,它的日期是由干支歷的節氣日期和干支紀日的日期相配合來決議的。

我國傳統的計算辦法規則,夏至今后的第3個庚日、第4個庚日分別為初伏(頭伏)和中伏的開端日期,立秋今后的第一個庚日為末伏的第一天。由于每個庚日之間相隔10天,所以初伏、末伏規則的時刻是10天。又由于每年夏至節氣后的第3個庚日(初伏)呈現的財賄不同,中伏的天數就有長有短,可能是10天,也可能是20天。

『此★文為祖父筆記文章,未經答應★不得轉載!』


隨機文章:

發表回復

您的郵箱地址不會被公開。 必填項已用 * 標注